世界动态:这里的“红色管家”让社区焕发新活力

2023-05-10 23:05:46 来源:重庆法制报

以前楼道灯不亮,上下楼都不方便,现在灯泡换了楼道亮堂了,住得也舒心了。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楼上漏水、商户油烟、猫狗走丢这些大事小事找‘红色管家’都能快速解决,必须好评!”

在居民结构多元化、群众诉求多样化的当下,如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级,更好地服务群众,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的“红色管家”为大家打了样。如今,居民们无不说好点赞的“红色管家”已经在谢家湾街道14个社区全覆盖。

从点入手

党建引领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

谢家湾街道“红色管家”党建品牌始于华润凌江社区,通过党建引领、人文建设、志愿者服务等方式,凝聚“社区+物业+居民”三方合力,探索共建共治共享,共创美好生活的新路径。

“过去‘红色管家’以‘五红’为抓手,实现了‘一面红旗耀万家、一根红线连万家、一声红哨护万家、一支红袖净万家、一颗红心暖万家’,备受居民好评。”谢家湾街道政法委员苟明表示,今年,凌江社区在“红色管家”原有的体系架构上,由“五红”升级为“五务”——“党务”即党建引领网格治理,提高网格服务效能;“政务”通过践行“大管家”的服务理念,将服务范围涵盖到居民出生、入学、就业、去世等各方面;“居务”是通过居民自治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,增强社区凝聚力;“警务”让公安民警和护卫队员、联防队员等按片区和网格参与到反诈、防护、防盗等24小时联合巡查中;“法务”联合辖区20余家律所和司法所,实现法律科普和法律顾问相结合,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。

3年来,华润凌江社区“红色管家”共解决社会矛盾纠纷160件、网格管理事项270件、收集并解决群众建议及诉求90件。

抓点促线

因地制宜拓展红色名片新内涵

“原来楼道里到处是杂物,现在楼道天天有人打扫,安逸!”聊起如今的物业服务和小区变化,在谢家湾街道劳动三村社区居住了20多年的秦婆婆打开了话匣子:“小区还建了休闲小广场,我们每天出去溜达也方便。”

随着老旧小区改造,劳动三村社区也引入物业进驻管理,谁知居民对于缴纳物管费非常排斥,社区、物业、居民三方关系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。

如何转变居民观念,改善三方关系,提升服务品质?2021年初,劳动三村社区探索“五一共治”模式,即政企联合,老旧改管一体化;党建联建,红色物业一面旗;支部联线,社会治理一张网;部门联动,民生问题一单清;党群联心,邻里互助一家亲,通过党建引领城市更新,提升基层治理和发展水平。

“你们看眼前的这个休闲广场,以前被底楼的4户人家占用,道路不通,里面的化粪池无法清污,有很大的安全隐患。”劳动三村社区书记郑晓涛说,“红色管家”对4户业主进行了劝导,由业主自行对违建进行拆除,随后社区和物业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一个休闲广场,获得了小区居民的点赞。

之后,社区对楼栋党小组构架进行了调整: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、党小组建在楼栋上,设置5个网格党支部、17个楼栋党小组,建立“社区党委——网格党支部——楼栋党小组——党员中心户”四级组织构架,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基层治理最末端。

据介绍,该社区一个网格7个管家,配备物业领事、城管协管员、医生、律师、民警、工程师、人民调解员等力量;建立“移动工作站”,梳理“网格办”事项清单,涵盖纠纷调解、困难救助、垃圾分类指导等多个方面。

目前,依托“红色管家”党建品牌,劳动三村社区成功解决居民诉求82个,通过部门联动,解决社区问题89件,居民的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。

以线带面

三方共治模式凝心聚力服务于民

谢家湾街道劳动一村社区靠近杨家坪商圈,众多的小经营户和住户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,在这里,“红色管家”带来的改变也正在发生。

去年年初,“红色管家”劳动一村社区示范点委员会成立后,通过落实临时外摆等相关措施,有效解决经营户和居民之间的矛盾。同时,结合辖区经营户多的特点,劳动一村成立了经营户志愿者队伍,提供免费或低价开锁、配钥匙等服务,便捷居民生活。

在民主村片区,以“红色管家”党群服务中心为一个中心,社区党委、区商圈办党支部、九龙城市更新公司民主村项目党支部、非公党组织引领辖区为N个党小组的“1+4+N”共治模式,全力助推形成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。

谢家湾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汪子雄介绍,民主村社区目前组织成立了由50名居民代表组成的居民自治委员会,还引进了物业公司进行管理,物管人员进入社区28个微信、QQ联系群,在群里直接沟通参与社区治理。

如今“红色管家”三方共治的模式已覆盖谢家湾街道全域14个社区,通过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服务于民,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、安全感和满意度,描绘出民生幸福底色。

记者 李亚 实习生 梁璐玥

上一篇:

“金熊猫奖”优秀作品展映活动在里约举行-环球热文

下一篇:

“金熊猫奖”优秀作品展映活动在里约举行-环球热文

推荐阅读